二院物资部党员先进性在后备驾驶员突击队中闪光
一份工资,身兼两职,还要大量占用私人时间,真的有人会愿意做这种傻事吗?答案就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物资部一张张后备驾驶员突击队报名表中。
二院物资部上半年完成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外场、落区及交付地点的长途运输任务,累计行驶115.5万公里,较去年同期增长29万公里,以人均出差168天的无悔付出完成了繁重的勤务保障任务。二院物资部为给科研生产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严格落实院领导提出的安全、保密要求,解决当前任务交叉、周期紧、人力资源紧张等问题,在院机关的支撑下于8月29日正式启动组建后备驾驶员突击队工作。
一次创新,化解多重难题
为了打赢科研生产攻坚战,提升保障能力,物资部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硬件”方面物资部近一段时期共添置了卡车、大客车以及小客车共10余辆以保障各种型号任务的需求;“App”方面则是成立一支特别的驾驶员突击队伍。说到特别,是因为这支队伍是由物资部内部员工经过年龄、驾龄、安全行驶公里数等多重标准严格挑选,再经过保密、安全教育及相关培训考核后组成的。提到这一想法的成形,则是由二院物资部领导班子创新发展,科学管理,经过共同商讨决定的。突击队的建立可以解决由于型号任务交叉所带来当前勤务保障人员不足的问题,而选用内部人员则是鉴于他们经过长时间航天精神教育,有着安全、保密意识,能更好的服务于试验任务。这将是一支同时拥有着精湛技能和团队意识的驾驶员队伍。今后,二院物资部会以充足的人员配备应对各种运输工作,做到“宁愿自己千辛万苦,不让科研一时为难”。
一声号召,众人纷纷响应
后备驾驶员突击队工作正式启动不到一天,已有20余名部内职工踊跃报名。其中全部为党员或者积极分子。报名现场综合保障处副处长郑新戈的身影落入大家的眼帘。当周围的同事问及他为什么要报名的时候他只是淡然地说:“我曾经是特装配套处的司机,我有这个能力,当然要全面配合部内的各项工作”。作为后备驾驶员就意味着在完成自身繁忙工作的同时还要义务地随时听令“南征北战”,放弃大量自己休息的时间,甚至都没有时间和家人告别一声就要上路。“时间总是紧出来的,份内的工作加会班就完成了,至于回报什么的从来没有想过,因为这就是我的工作。”的确如郑处长所说,报名的人员中既有奋战在一线的员工,也不乏部领导、处长这些领导干部的身影;既有航天勇士,也有巾帼不让须眉,他们都在为二院的科研任务奉献自己的一己之力,力争走好“全院一盘棋”的每一步。
一个课堂,确保技术过硬
“我已经开车20年了,安全行驶60万公里,还用得着培训吗?”仓储配送处程建平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答案是肯定的。此次二院物资部除了在驾龄、安全行驶公里数等硬件因素多方面严格把关外,几个部门大力协同专门为这些报名人员开办了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安全保卫、保密教育以及专业的驾驶技术训练,最终只有通过相关考核的人员才能正式成为后备驾驶员突击队的一员。这也是二院物资部对圆满完成各项集结、转运、交付任务认真负责的态度。
一个开始,创出美好未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然而这句话用在后备驾驶员突击队上却不应景。早在突击队启动前几天,仓储配送处副处长于东海就被派往外地实行任务。700公里的长途加上特大暴雨,虽然交付任务顺利完成,于东海至今仍然觉得心有惶恐,当被问及今后还会不会勇于承担任务,他这样说道:“工作30年了,这里的工作就像家事,不会考虑其他的”。而在二院物资部启动后备驾驶员突击队工作的第二天,一部分曾经做过运输任务的人员就要被派往某项型号任务中去。此次目的地是气温要比北京低得多的东北,路途遥远,任务重、时间紧,按理说应该早早回家准备行李。然而,头一天晚上深夜,部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原来是明天就要出发的物资部办公室工作人员时颖想连夜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完以保证不耽误日常的工作。“全部一盘棋,我只有按照统一部署,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才能获得全胜。”时颖这样说到。(文/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