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不成任务就不回家过年”——二院空间工程企业“光速巡天”青年突击队开展外场试验工作侧记
2021年1月初,元旦刚过,正值北京的“三九”天,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里,有一群身影正在试验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为了保证在春节前圆满完成联调试验和验收工作,二院空间工程企业“光速巡天”青年突击队已经在严寒中连续工作了15天,不间断地进行着机动式信关站和船载、车载用户站的联调试验工作。
“铁疙瘩”与“冰疙瘩”
机动式信关站是一个“大家伙”。天馈伺子系统加上运载平台和其他控制、网络设备共有6吨多重,联调试验前设备的安装、集成工作是一项大工程。
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里工作,“最困难的不是人冷,而是设备冷”。设备的表面温度能达到零下18摄氏度。安装时,一些精细的操作必须要脱下手套来进行。“我在用我的体温温暖这个‘铁疙瘩’,对他比对我女朋友还好!”负责安装的张悦诚笑着说。
在试验现场,没有热水供应,大家只能买桶装水烧开喝。为了保证现场的安全,每次试验结束后,他们都会将空调等设备断电。经过了一夜低气温的“洗礼”,桶装水纷纷变身“冰疙瘩”。
为了让大家喝上热水,负责用户站的李星每天都会把冰块从桶里取出来,再用锤子把冰块敲碎,“大家快成爱斯基摩人了,喝水从凿冰开始,相当于免费体验了一趟北极之旅,下一步就是吃冰块。”贾培涛打趣道。
顶住压力,立下“军令状”
卫星每天只有早晨六点和晚上六点两轨的过境时间,为了顺利完成可折叠反射面、单脉冲自动跟踪、无人值守等多项关键技术的验证,队员们早已放弃了食堂的开餐。试验、数据分析、总结会,常常会议结束已是半夜,赶不上食堂的饭是常态,“早5晚10”是队员们的日常作息……
也不是没有过泄气的时候。条件艰苦,时间紧迫,春节前完成验收是压在突击队员胸口上的一座大山,“要不认怂吧”的情绪时常在他们的脑海里一闪而过。
“不圆满完成验收任务就不回家过年”,宋宏伟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春节期间就继续试验,不能带着遗留问题过年,不能影响节后的工作。”掷地有声的一席话深深鼓舞了大家,也坚定了大家打赢这一次“硬仗”的信心。
早在此次联调试验以前,他们已经完成过一次机动式信关站和船载用户站的联调试验,顺利保障了“低轨卫星互联网+5G+物联网融合组网通信试验”“双信关站接力通信试验”等应用示范工作。此次联调试验主要验证了机动式信关站增加的天线自动收藏、展开和无人值守功能,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临近春节,当家家户户都准备欢度春节时,“光速巡天”青年突击队却没有停下脚步。为了在春节前完成联调试验和验收工作,从而为2021年在全国各地开展应用示范工作打好基础,他们又一头扎进了工作中。
卫星过境,食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不到他们的身影。夜幕降临,会议室的灯依然在黑夜里闪着光。(宋宏伟 潘思宇)